2024-04-25 13:13:59
小心潛藏癌症風險~胃幽門螺旋桿菌!(天地傳媒,通天透地,貫穿古今)

(記者陳雅君台南報導)滅菌保「胃」大作戰!小心潛藏癌症風險~胃幽門螺旋桿菌!
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王彥中指出,日前腸胃科門診來了一位年約六十歲左右的男性,有高血壓的疾病史,平常都有正常服藥,但看似健康的他最近卻被一個問題困擾著:「醫師,最近這一兩個禮拜我都覺得胃會悶悶的,有股灼熱感,並且常常有腹脹、打嗝,有時候在飯後會有噁心感」,「還有最近食量也比平常少,很容易有飽足感」,後續在門診接受了胃鏡的切片檢查,確定有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,並依照醫師的指示改變了飲食習慣與接受藥物治療後,症狀明顯改善且呼氣試驗也呈現陰性。
其實類似有上述情形的人並不少見,症狀也與胃食道逆流相似,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看似不可怕,但卻蘊含著致命的危險。
柳營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王彥中醫師表示,現代社會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,所承受的壓力都很大,加上近代飲食受歐美文化的影響,因此許多人都有腸胃道功能方面的問題,像上述病人有上腹痛與腹脹等表現,有可能是胃食道逆流、胃炎或潰瘍,但是不能排除有隱藏著胃幽門螺旋桿菌(Helicobacter pylori)的感染。
根據國外研究顯示,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發生相當常見,全世界預估約有50%的人感染過此症,在北美洲10歲以前相當罕見,但是在18~30歲的人群增加到10%,在60歲以上的人群增加到50%,而未開發的國家越容易感染且年齡也越低。
國內的研究資料指出,國人胃幽門螺旋桿菌盛行率為3成,其中原住民族高風險地區盛行率可達6成,並好發於50歲
以上成人,而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.6倍。
幽門螺旋桿菌是革蘭氏陰性、微需氧的細菌,生存於胃及十二指腸內。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後,有超過80%的感染者沒有症狀,而有些人因感染會導致胃粘膜發炎,約有2成患者進展成慢性胃發炎、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,進而出現腹痛、腹脹、消化不良、食慾不振、噁心、嘔吐、體重減輕、打嗝、黑色糞便等症狀。
若感染而未治療,未來發生胃癌及胃淋巴癌的風險會大幅提升,因此早期診斷並早期治療應可避免病變的產生。
在診斷方面可分為侵入法及非侵入法。侵入法是經由內視鏡切片進行快速尿素每試驗(CLO test)或組織學檢查來得知是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;非侵入性檢查有三種,分別為「碳十三尿素呼氣試驗」:此為醫院最常用來偵測幽門螺旋桿菌的方法,病人把含有碳十三的尿素喝入胃內,若細菌存在,其尿素每可將尿素轉變成氨和二氧化碳,我們測定病人呼氣的碳十三含量,就可以檢驗是否存在。
「血清抗體測定法」:利用抽血測定血清中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抗體,若有抗體表示過去曾經感染或現在正感染中,因此臨床上較難使用血清法確認是否目前仍為帶菌者,最好搭配其他檢查來診斷。
「糞便抗原測定法」:是利用酵素免疫分析法,來偵測糞便中的幽門螺旋桿菌抗原,此法因為僅需採集糞便因而簡易安全。
要根除胃幽門螺旋桿菌,目前第一線治療建議使用10至14天之鉍劑四合一或14天之非鉍劑四合一治療,而針對克拉黴素(clarithromycin)抗藥性較低的地區,則可使用14天之三合一治療作為替代療法,可達83~90%以上的療效。
少數病人在服用這些幽門螺旋桿菌的藥物後,會有頭暈、腹瀉、口中金屬味覺、過敏等副作用;但在停藥之後,這些不適現象也都會隨即消失。
在治療完成4週後,通常會以呼氣試驗來確定是否仍存在;倘若第一線治療失敗,使用其他種類之抗生素進行第二線治療,亦即為含鉍劑的四合一療法以及含左旋氧氟沙星(levofloxacin)的四合一療法,可分別達到93%以及90%的根除率。
王彥中醫師提醒,胃幽門螺旋桿菌為經口傳染傳播,治癒後除了個人生活型態與環境衛生是造成再感染的因素外,家庭內的交互感染亦是再感染的原因之一。
所以,幽門螺旋桿菌檢測陰性或是已成功除菌者,仍須注意個人生活及飲食衛生,同住家庭成員亦可以考慮接受篩檢,以降低他們新感染或再感染的風險。(天地傳媒,通天透地,貫穿古今)

您可能有興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