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3-23 14:54:00
海外快遞傳連結要求補稅?新型詐騙手法!(天地傳媒,通天透地,貫穿古今)

(記者林八子台北報導)海外快遞傳連結要求補稅?新型詐騙手法!
  全球貨運發達,許多民眾都會有收取海外快遞的需求,詐騙集團看準這點,利用新形態話術誘騙民眾上當。
日前刑事局接獲情資,一位民眾因與美國教授有學術往來,欲收取自對方寄出的海外快遞,對方寄出後該民眾便收到號稱海外快遞公司DHL寄來的email,信中稱點擊連結補繳7美元的稅,否則包裹將遭到退回,陳姓民眾不疑有他,點擊連結並輸入信用卡號,後因收到信用卡驗證簡訊,發現金額較信件中聲稱金額高出許多,才發現自己遭詐騙,停止付款而免於受害。
刑事警察局表示,「釣魚簡訊或信件詐騙可能會以各種名義誘騙民眾點擊連結,常見的包含繳水電費、罰單逾期、中獎通知以及本次案例中的海外快遞等,提醒民眾收到來路不明的簡訊,應提高警覺,切記不可點擊當中的連結,如不慎點入連結,也千萬不要依網站指示輸入,個人資料、信用卡資訊等隱私訊息。
此外,本次出現詐騙信件以英文作為主要語言,也提醒民眾如收到語言或內文看不懂的訊息或信件,不要隨意點擊信件中任何內容,應找看得懂的親友或翻譯協助確認其內容後,再採取進一步作為」。
刑事警察局也提醒,可至165全民防騙網及打詐儀表板網站最新的詐騙手法訊息,落實保護自身財產。
民眾若遇到有任何疑慮時,務必立即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或110報案專線諮詢,避免財損遭詐。(天地傳媒,通天透地,貫穿古今)

詐騙舊手法,重新包裝,捲土重來!(天地傳媒,通天透地,貫穿古今)
假冒親友借錢,詐騙舊手法重新包裝,捲土重來!(天地傳媒,通天透地,貫穿古今)
(記者林八子台北報導)假冒親友借錢,詐騙舊手法重新包裝,捲土重來!
以電話佯稱親友的詐騙手法曾經相當猖獗,由於大多都是利用緊急事件或者佯稱意外急需用錢製造緊張氣氛,使被害人短時間內陷入恐慌,加上一時不察,往往就容易上當受騙。
此類手法在警方大力宣導和查緝下一度消聲匿跡,在沉寂一陣子之後,重新包裝再度捲土重來,相當考驗民眾的警覺心。
南部一名年約60歲金融業退休的王先生,幾天前接到一通與兒子聲音相似的來電,對方先開口「爸!我剛換手機,你重新加我的LINE」,隨即掛斷,王先生便不疑有他,馬上加入對方的LINE,對方立即以LINE來電聲稱其與他人發生交通事故,須賠償對方新臺幣6萬元,並提供王先生一個郵局帳戶,要求匯款。
王先生因陷入恐慌,加上未立即打電話給兒子查證,遂按對方指示臨櫃匯款到指定帳戶,直到事發後1小時王先生主動聯繫兒子,才知道兒子沒有發生交通事故,也沒有打電話向他要錢,王先生此時此刻才驚覺受騙。
另外,中部一位50歲家庭主婦林太太,一週前接獲一通電話,電話那頭傳來了一個熟悉的聲音,對方自稱是林太太的女兒,並向林太太表示最近有客戶要給她貨款,目前她正在忙,於是請林太太幫忙處理匯款的事情。
當時林太太沒有多想,覺得是女兒需要幫助,便答應了。
隨後,假女兒加了林太太的LINE,並告知因為最近換了手機,所以換了新號碼,當下林太太並未起疑心。林太太表示電話那頭的聲音聽起來很真實,所以她沒有感到任何異狀。
假女兒向她表示,為了處理客戶的款項,需要林太太把錢匯到指定的帳戶,於是按照假女兒的要求,到郵局臨櫃匯款新臺幣10萬元。
幾天後「真女兒」詢問起此事,林太太才驚覺受騙,瞬間雞皮疙瘩掉滿地,最後在「真女兒」的陪同下到派出所報案。
刑事警察局呼籲,接到陌生來電先查證,切勿因為聲音相似或通訊軟體帳號相同,就誤認為電話那端是親友而上當受騙,當接獲假冒親友來電或訊息借錢,一定要提高警覺再三確認並向本人查證,現今通訊軟體發達,民眾平時大都以通訊軟體聯繫,遇到這種情況,最好能以自動電話向親友查證,勿僅透過通訊軟體的來電聲音、LINE大頭照、貼圖、對話就認為對方是你所認識親友,這此也建議與親友建立專屬的密語以確認身分。
當接到疑似詐騙電話時,務必先保持冷靜將電話掛斷,除向本人查證外,可同時撥110或165反詐騙諮詢專線。(天地傳媒,通天透地,貫穿古今)

您可能有興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