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4-01 14:42:00
司法院召開「研商刑事鑑定諮詢會議」。(天地傳媒,通天透地,貫穿古今)

(記者林八子台北報導)司法院召開「研商刑事鑑定諮詢會議」,廣邀醫療機構參與鑑定,減輕鑑定人到庭詰問壓力。
司法院為解決醫糾案件因鑑定退件致案件延宕問題,於3月18日召開「研商刑事鑑定諮詢會議」,邀集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、台灣司法精神醫學會、臺灣大學醫學院法醫學研究所、國防醫學院三軍總醫院、臺北榮民總醫院、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、中華民國醫療爭議諮詢及鑑定協會、臺灣高等法院法官、法律學者等人共同參與,研議鑑定醫院量能分配、廣邀醫療機構參與鑑定、減輕鑑定人到庭詰問壓力等議題。
目前全國可受託進行精神鑑定與量刑鑑定之醫院各有78家、12家。
會中,針對鑑定醫院之量能分配,初步確立劃分原則,依北、中、南、東部四大區塊進行劃分,建議各法院儘可能就近囑託轄區鑑定醫院,避免案件過度集中特定鑑定醫院,以免徒增勞費支出且延遲鑑定時程。
此外,並考慮個案可能存在的特殊鑑定需求,提供鑑定醫院跨區域支援解決方案。
另外,為優化法院送鑑定的流程以提升效率,與會人員就法院送鑑前可先調取資料範圍、函詢鑑定命題內容及鑑定人出席說明費用支付方式等議題交換意見,建立標準例稿供各法院送鑑定時參考。
同時,並達成預先排除鑑定報告費用中「鑑定人出席說明費用」項目,應視將來鑑定人實際出席情形及次數,合理支付鑑定報酬之共識,藉此提升鑑定人出庭意願。
最後,針對目前審理中醫糾案件遭醫療鑑定單位退件10件之困境,會中亦初步取得「臺灣大學醫學院法醫學研究所」、「中華民國醫療爭議諮詢及鑑定協會」可受託鑑定之允諾,及「台灣急診醫學會」亦願接受鑑定委託之資訊。
另「國防醫學院三軍總醫院」代表,除表達尊重個別醫師受託鑑定之意願的立場,並強調會鼓勵醫師勇於協助司法解決爭議,善盡社會責任,給予額外獎勵。
司法院將參酌各界意見合理醫療鑑定報酬之支給,修訂「刑事訴訟鑑定新制問答集」,強調鑑定人到庭採言詞報告先行,再由兩造針對報告內容不明之處進行詰問釐清為主,以區別鑑定人與一般證人本質不同之處,體現禮遇刑事案件鑑定人精神,有效減輕鑑定人到庭詰問壓力,期能尋求更多有意鑑定的醫療單位,輔助法院順利解決因鑑定退件致案件延宕問題,力求完善保障當事人訴訟權益。(天地傳媒,通天透地,貫穿古今)

您可能有興趣